防骗指南!九种伪造数据的方式

日期:2024-07-08  作者:小天  来源:www.txunda.com  人气:482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只有有了数据,我们才能进行分析,万一不是真的怎么办? 万一这些数据被人为地歪曲了怎么办? 如果这些数据是经过篡改的,那么你会怎么做? 这是我们今天的主题。这里有九种最常用的方法,希望你们能记住。 你会在年终总结,年度计划,事件评估中碰到他们。 提前知道,才能更好的应对。
天津天迅达科技有限公司
如果您需要相关服务,可以找天津天迅达科技有限公司,我们的业务有Web开发、iOS APPAndroid APP、微信开发、HTML5开发等,天迅达——您身边的App个性化定制专家!
等级1:谎报数据
        业务方故意虚报、谎报、不报数据,导致基础数据缺失,错误频发。 这种情况在用纸质单张的年代很常见。 不过随着数据系统的普及,此问题已经越来越少。如果现在还有使用纸质单张的场景,比如用户纸质申请表、调查问卷等,此问题依然会存在。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:上微信卡包呀! 啥年代了注册个会员还写纸质单。
等级2:人工更改编号
        系统是死的,可人是活的。 想解决,只能加强考核,对违规操作的人严惩不贷。 这些操作的规律性很强,且和具体人的行为高度绑定,通过分析是可以识别的。
等级3:调整版本
        数据不好看了,怎么办? 直接改统计口径! 本质上讲,数据指标是为了计算方便而设的,作为使用方业务方想咋改就咋改。 但是因为改动口径,导致前后数据不一致,就是大问题。只改统计口径、不改指标名字,更是鱼目混珠的大问题。 所以改口径可以,把过往数据报告,按新口径一口气刷了才成。
等级4:掌控节奏
        注意,和段位2不同,段位2是伪造数据欺骗公司,性质恶劣。 段位4本质上没有伪造数据,而是利用了销售、运营、奖励的规则,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已。实际上,是个人都会这么干,这属于业务潜规则。 我们常说“水至清则无鱼”,你不可能要求一个人不为自己着想。 如果真的管得太死,一线业务绝对会跳槽跑路。 作为数据分析,需要有能力识别这些具体问题,把它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。 如果问题太过泛滥,再看如何推动制度层面优化调整(如下图所示)。
注意,从这个问题开始,我们进入中级难度,因为后边的问题,对数据分析师个人的分析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。 就比如区分哪些是合理潜规则,哪些是恶意改数,是需要一定分析经验积累的。
等级5:制造混乱。
        然而你辛辛苦苦扒了一堆数据,发现:没啥毛病啊? 恭喜,你中了乱带节奏的全套。 业务口中的“下降”“不好”“不满意”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!注意,业务方在不经意间扭曲数据判断,很多数据分析新人会直接一脚踩进去。 很多新人做分析,不是先问是不是,而是直接研究为什么。 按用户群、注册时间、产品类型等把数据拆得七零八落,最后屁都解读不出来。 过两天回来一看,人应对此类问题,切记:遇到“大小、多少、高低、快慢、好坏”先问标准。听到具体问题,先问怎么知道这个问题的。
等级6:满足感
        此处满意度,指的是那些业务部门口头高挂,却很难用系统直接记录数据的指标。类似的有满意度、品牌影响力、产品力、行业地位、NPS等等玩意。因为缺少直接记录,所以会引发很多幺蛾子。
等级7:自然成长率
        最好的办法,就是无视他。实际参加活动的人数很容易计算,若要按自然增长速度来计算,也可以提前约定,省得以后再唠叨。如果资料不实,那么这次的分析,也就无法进行下去。在数据来源被篡改的背后,是对企业经营的不规范,对渠道的控制不力。有趣的是,总部的各个部门都很讨厌这一点,所以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,总部的各个部门都是一丘之貉。但是在对数据的判断上,却经常会出现失误。
        总部的操作人员,产品人员,策划人员,为了自己的利益,胡乱修改标准,这对实现真正的数据驱动是很不利的。如果你不敢正视现实,只会用数字来粉饰太平,那只会让企业失去判断力,重新回到过去那种盲目的决定,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。理想情况下,数据来源真实而丰富,对数据的判断简洁明了,对数据进行深度、立体化的分析。多花点时间找原因、做预测、测试,就能得到更好的结果。
以上所有设计图和部分文字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call我删除,感谢~
天津天迅达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来对APP小程序、以及网站建设的探索,已经帮助每一个客户快速开发出属于自己的APP小程序网站,是万千企业之选。
标签:天迅达科技 天津APP开发 天津网站建设 网站建设